找到相关内容51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念佛三昧初探

    一定会指导别人怎么走,可能某一方面很清楚,但不见得全程了知。而解脱知见就是他自己都曾走过,而且每一处是怎样,怎样调整,他都清楚,因此解脱知见比解脱难,解脱的人不一定有解脱知见,但有解脱知见的人必定能解脱...

    洪启嵩

    念佛|功德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2523625326.html
  •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

    記敘摩訶迦比丘在一個隨長老僧應供,返回樹林僧舍的途中,進入禪定顯現神通,他身內清涼的禪觸竟使悶熱的暑天午后下起細雨,吹來習習涼風。後來由於目睹全程的居士質多羅長者的要求,摩訶迦表演火光三昧,從房門的鉤孔放射...

    丁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3939114.html
  •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

    暑天午后下起细雨,吹来习习凉风。后来由于目睹全程的居士质多罗长者的要求,摩诃迦表演火光三昧,从房门的钩孔放射火焰,一时之间院子中的干材都烧光了,但覆盖在干材上的白毡毯却完好如初。质多罗长者惊奇崇拜地立刻...

    丁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039475.html
  • 太虛、圓瑛二大師與臺灣佛教界

    遊日之行。在臺期間,與上述人物等相敘談。其中,值得注目的,是與德融、齋籐、熊谷諸師就日本佛教的學制、寺制、佛學研究的成果的對談。德融師幾乎是全程陪太虛大師,加上他曾留學日本,且隨善慧師遍遊南洋、印度、...

    釋慧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1840118.html
  • 华雨香云(五)

    确乎是有过一番的革命言论与行动的。   从大师佛教生活的全程去看,至少可以分为两个时期:闭关以前,大师自称为浪漫(大师晚年嫌他容易误会,又改作激昂)的革命时期;闭关以后,可说是温和(对激昂而说)的改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4040527.html
  • 寻觅释尊的真意——吕澂先生关于佛学基本问题阐述试探

    。吕澂先生指出:“实践的总内容,可以‘观行与转依’一命题概括了它。佛家实践全程所经的各阶段,都和智慧分不开来。像它开始的‘胜解’,相继的‘加行’,一概由智慧来指导、推进,乃至最后究竟的‘正觉’也以智慧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5141111.html
  • 耕云书笺(三)

    把它形成生活的目标和唯一的志趣,并须贯注于生活的全程,在言行中标示出法的人格,才是法的人格化的完成,否则徒作知识研究,则无益有损矣。  所为“不能欺骗自己的心”,即是客观、中道、无私、无我的原本之心,...

    耕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5042112.html
  •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

    立场与观点而论的,因此死亡对人生而言是具有绝对意义的“全程终点”,是故他说人是“向死”的存在。然而,从“三世论”的立场与观点而言,一期生命中的死亡只不过是众生之无尽生命中,带有相对意义的“分段终点”,...

    释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242139.html
  • 苏芬居士: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(二)

    丈,年久失修,砂石冲积,水路改向北流。直射寺门,在地理上叫做反弓格;老和尚乃勘定水线,改筑新河,填平旧河,全程计八百四十多丈,需用工人三千名,所费甚钜,蒋公既慷慨布施,当即动工;不料七月二十夜,雷雨...

    苏芬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2642838.html
  •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(下集)C

    路线。但到底他们只是了解了最好的,最清净、美丽的,真善美的一面。相反的,不是真善美的那一面你还没有去见,没有走完全程。要走过全程,必须要渐修四禅八定,任何一程都要走到,直到菩提,这才是了不起的事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443590.html